有機肥料、原料專業供應
選單

害物整合管理(IPM)

  • 解答者/楊秀珠 博士

    學歷:
    • 日本北海道大學 博士
    經歷: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農藥應用組
    • 臺灣省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農藥應用系
    • 台灣植物保護中心
    專長: 花卉病、果樹病害、炭疽病、作物整合管理、農藥之合理施用
植物會不會生病?健康的植物須具備那些條件?如何判斷植物是不是健康? 2018/04/17
植物是不是健康,可以由三方面加以判斷:
一、外表正常: 健康植物的外表特徵符合下列條件包括
  • (一) 植株挺立或硬實,組織表面緊繃呈保水狀;
  • (二) 植物器官如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形狀或顏色均勻,無不規則破損或變色,如健康的葉片為顏色規則、均勻,無斑點、不規則突起、破損、皺縮或其他明顯不同之外觀變化;健康的莖為直立、飽滿、組織均勻,葉腋及分枝處無異物附著。健康的根則為白色或淡色至淡褐色、具多數根毛,未出現傷口、異味等特殊現象。

二、生理作用正常: 植物的生長速率適中,在同一栽培田區或生長區,與其他同種植物之生長速率相同,無太快或太慢現象。
三、未受傳播性害物危害的植株 傳播性的害物一般指動物、害蟲及病原菌等,受害後症狀會有擴散現象。
當植株不符合上述三條件時,就不是健康植株,同時可被視為生病的植株。


害物整合管理的農藥使用策略至少須掌握那些原則? 2018/08
害物整合管理的農藥使用策略至少須掌握下列原則:
  • ①發展永續性之非化學農藥防治方法;
  • ②害物族群密度足以引發經濟損失以及環境因子利於害物發生時才使用農藥;
  • ③針對目標生物使用藥劑,同時將對人類健康、非目標生物和環境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 ④以生物農藥及選擇性藥劑為優先考量,避免引發另一害物大發生,並儘量減少使用次數;
  • ⑤必須持續使用藥劑時,減少劑量、減少使用頻率,或只針對部分區域施用,降低對植被的風險,且不致增加抗藥性發展的風險;
  • ⑥若已知害物對特定藥劑已有產生抗藥性的風險,但限於防治須要,必須對作物重複施用該藥劑時,應建立抗藥性管理策略,包括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多種藥劑及藥劑輪用等等;
  • ⑦只有在別無選擇時才使用廣效性農藥。因廣效性藥劑亦會殺滅天敵及有益生物,當天敵被滅除後可能造成害物再次復發,或引發另一種害蟲發生;廣效性殺菌劑亦可能因影響微生物平衡而使防治效益不佳;
  • ⑧根據藥劑使用和有害生物監測紀錄,評估植物保護措施是否成功。
為使農藥永續使用,須要考慮那些因素? 2018.09
任何農藥的使用均可能造成不同層面的風險,為使農藥永續使用,須考慮下列因素:
  • ①以較低風險藥劑逐步取代高風險藥劑,可明顯減少農藥負面副作用;
  • ②施藥器械的應用與管理:選用合適的施藥器械並加以校準後使用,建立精準施藥技術,合理使用農藥,降低不必要的藥劑使用量;
  • ③農藥貯存、銷售與應用管理:結合藥劑的安全使用與貯存,使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 ④使用防護用具和建立安全採收期。然而,在炎熱潮濕的氣候中常因缺乏資訊、不易取得與不切實際的使用方式,導致防護用具採用率偏低,須加強開發適用於不同地區與氣候的防護用具;而安全採收期則是食安必須考量的重點;
  • ⑤害物整合管理:應用多元的害物管理策略,降低發生率而減少農藥使用,避免因農藥使用所導致的後遺症;
  • ⑥教育訓練與彼此交換資訊與資訊互通,增進農民的管理能力與藥劑施用技術。
植物不健康時在外表上會出現那些不正常現象?引起這些不正常現象的原因有那些? 2018/04/17
植物不健康時,在植株外表任一部位均可能出現不正常現象,莖部、枝條、芽體、根部、葉片、花、果實、種子等均可能出現不正常,

  • 若發生在根部及莖部時,植株可能死亡、乾枯、萎凋、矮化、生長不正常、徒長、簇葉、枝枯、腐爛等;

  • 若發生在葉片,可能出現葉片變小、葉片白化、葉脈綠化、葉片白化、葉片畸型、葉片減少、皺縮畸形、嵌紋、落葉、穿孔、葉片褪色 ;

  • 此外,亦可能出現落果、落花、落芽、根腐、黃化、輪點、腫瘤、潰瘍、水浸狀、食痕、異味、斑點、孔洞等不正常現象。

引起植株不正常的原因,最主要的為蟲害、病害及環境與管理。
擬定害物整合管理 (IPM) 策略的基本原則為何? 2018.07
害物整合管理 (IPM) 是長期的工作計畫,必須抱持防疫永達是不足夠的態度,除因應個人的不同需求與作業習慣擬定計畫外,作物、害物及環境均是重要考量因素,執行後可減少害物發生與作物損失,同時擁有衛生的園區。在擬定害物整合管理工作計畫時,至少須掌握四個原則:

①確實了解系統 (Know your system):確實了解田區的管理及作業系統規畫、作業流程、作物與害物之生理、生態學,特別是害物防治措施,並充分了解彼此間的相互影響;

②如果可能,應用天敵防除害蟲 (Let predators suppress pests when possible):如果田區出現天敵,一般均可以於田間停留一段長時間,可以作為有效的蟲害防除手段,配合營造適合天敵繁衍的環境,增強防除效果;

③只在必要時施藥 (Only spray when you need to):依據經濟危害水平 (EIL) 謹慎評估可能產生的後果後,再決定是否施藥,為了避免害物產生抗藥性與顧及消費者可能對農藥的感受不佳,只有在必要時施藥;

④整合互容的技術 (Only combine different methods when they are compatible):當多種防除方法同時應用於同一田區時,不同技術間必須可以互容或加成而增加效益,避免因發生拮抗作用而改變或降低防治效益。例如有天敵的田區不可施用廣效性農藥等。

(資料來源:Amy Storey, 2016. How to get started with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 Upstart University(https://university. upstartfarmers.com/blog/how-to-get-started-with-integrated-pest-management)。

植物生長的環境是否會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若會有影響?是那些環境因子? 2018/04/17
若植物生長於適宜之環境,則植物與環境維持互動關係,當環境改變時,植物可內部調適而維持正常生長,但若環境之改變為持續性或劇變,則植物無法調適而引起生長及功能之不正常,往往造成植物不健康。

因此,良好之生長環境為栽培健康植物所必備之條件,包括溫度、濕度、光照、水分、通氣性、土壤等。若土壤顆粒大小適宜、酸鹼度平衡、根系生長之空間足夠、養分平衡、水分充足,則根系生長良好;溫度適宜、濕度合適、光照充足以及通風良好,均有助於植物正常生長而健康。
害物整合管理強調理性負責 (rational) 的使用農藥,理性負責的使用農藥有何好處?如何執行? 2018.07
所謂理性負責的使用農藥是有針對性及有節制的使用農藥。必須充分了解田間所發生的害物種類,選擇合適的防治資材,依據登記的使用方法對症防治,不任意提高濃度或混合使用,亦不隨意增加使用次數,以改善藥劑的安全和成本/受益比率,同時將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因此在選用藥劑時須掌握三原則,分別為藥劑的有效與選擇性、正確使用時間與技術及藥劑的精準使用,實際施藥操作時,首先要正確診斷所發生的病蟲草害種類,減少盲目施藥,以對症用藥的態度選擇藥劑種類,減少使用藥劑的種類,之後應用合理的施藥技術,節制與精準的施藥,以減少藥劑的使用量,並確實掌握最佳施藥時機,可以提升藥效同時減少施藥次數。
目前有機栽培成為農業的顯學,害物整合管理與有機農業的害物管理模式有何不同? 2018.09
有機農業是維持土壤、生態系統和人民健康的生產體系,作物保護的基礎是良好的農業操作,如作物輪作和間作及使用有機肥;應用抗性品種和生物防治,以防止蟲害、病害和雜草所造成重大損害,亦即有機農業是借生態過程、生物多樣性和適應當地條件的週期促進作物生長及抑制病蟲害發生,而不是輸入對環境不友善的物質,因此有機農業不可使用任何化學合成農藥 (synthetic pesticides),而僅允許應用由天然資材所製成的植物保護資材,雖然如此,亦難避免對人類、非目標生物、動物及環境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故僅在必要時小心、謹慎使用。

害物整合管理 (IPM) 允許在必要時可以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與肥料,應用得當可營造優質的環境,並將害物控制於不影響經濟效益之狀況下,若能將害物整合管理 (IPM) 導入有機農業,配合理性負責的使用農藥,可以有效降低害物所造成的傷害,循序漸進轉進有機農業。
當植物出現不健康現象時,該如何著手進行診斷?診斷的目的為何? 2018/04/17
當植物出現不健康現象時,首先須先:

(一) 觀察及監測影響植物健康的因素。
(二) 進行植物健康診斷與為害因子鑑定:了解作物之不健康狀況,再判斷影響作物健康之因子。
(三) 擬定改善措施,促使作物健康,增進生產高品質之優質農產品的機會。
(四) 評估管理成效並持續改善。
如何由植物的外表判斷植物不健康是由害蟲引起的? 2018/04/17
一般由害蟲所引起之植物不健康稱為蟲害,而在受危害田區可看見蟲體、蟲糞、食痕、蟲癭等。

薊馬蟲體


斜紋夜蛾食痕


檬果癭蚋蟲癭


蟲糞
什麼是防治 (control)?防治的目標為何? 2018/04/17
防治包括預防 (prevention) 與治療(eradication)。

預防指害物入侵前的管理措施,使植物不會受害物為害;治療指害物入侵後的管理措施,在於降低害物對作物正常生長的影響,不論防或治,目標均為將害物趕盡殺絕,以維護作物健康,減少作物之損失。

由於農業生產可被視為是一種經濟行為,若防治費用、勞力及防治成效不符合增加產量、維持或提高品質及增加收入與經濟效益,則防治便無意義。農藥防治被廣泛認為是最快速、有效且經濟的防治方法。

何謂害物整合管理 (IPM,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主要目標為何? 2018/04/17
害物整合管理的主要目標為改善完全依賴農藥的防治方法。

在農業經營系統下,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以有效管理代替趕盡殺絕。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前題下,抱持包容的態度,整合多元化的防治技術,促使資材整合,藉以有效管理害物,以維持或降低害物族群,減少作物之損失,使其低於可被接受之經濟危害水準之下,同時維持生態平衡,並配合正確的農藥使用而達到生產高品質作物及其附屬品之目的,達到以較少的資源投入,產生較大的附加價值的目的,且在不影響生產者經濟效益前提下,建立對人類健康與環境友善的多元化的田間管理策略。此種同時兼顧公眾健康、保護環境及有益生物之作物管理方法稱為害物整合管理。
可應用於害物整合管理的防治技術有那些? 2018/04/17
可應用於害物整合管理的防治技術約有六種:

1. 法規防治 (檢疫):杜絕害物境外移入,阻止害物由發生地區傳播至另一未發生之新地區,可採用檢疫、隔離栽培與產地檢疫;

2. 作物抗性:培育或篩選抗性品種、交互保護或誘導抗性、不同抗性品種混種及抗性根砧之應用等;

3. 耕作防治:利用和改進耕作栽培技術,控制病蟲害的發生、發展,避免作物遭受生物及非生物危害的方法等;

4.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及其天然的代謝產物和基因產品等防治病蟲害;

5. 物理防治:根據有害生物對物理因素的反應規律,利用物理措施、器械設備等干擾、減輕、避免或防治病蟲害;

6. 化學防治:應用化學農藥防治有害生物。除化學防治較徧重治療效果外,其他防治技術多為預防性措施。


田區進行害物整合管理有那些優點? 2018/04/17
田區進行害物整合管理,至少有六優點:

1. 因為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及提升農產品品質,可增加消費者信心;

2. 降低植物保護資材施用量,降低成本而增加收益;

3. 降低害物危害度,產量與品質固定;

4. 應用及保護天敵,促進生物多樣性;

5. 降低農藥的使用,減少農藥的選汰壓力,進而降低害物對藥劑之抗性;

6. 可為後代保存良好的農作環境。
害物整合管理除了防除病蟲害以外,還須有那些目標? 2018/04/17
害物整合管理是以作物為主要管理對象,應用多元的防治技術,依不同生長期及發生的害物種類,擬定整合性之管理措施,除了保護作物免於受病蟲害危害外,尚需考量產品經濟價值的提昇、產品競爭力的提升以及生產成本的降低,同時栽培管理模式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亦不可忽視。

因此害物整合管理須以栽培田區為範圍,建立生產管理模式,作為農業永續經營的基礎。
為達有效的害物整合管理,在作物種植前最好先採行那些措施? 2018/04/17
為達有效之害物管理,以生產安全農產品,種植前宜慎重評估風險,依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種植、種植之作物種類或放棄種植。

若評估結果風險低,可於種植後採取適當之預防措施;當評估結果發現,管理成本過高或管理難度高時,則避免種植,以免血本無回,並造成環境的負擔。
為有效管理害物,作物種植前的風險評估須包括那些項目? 2018/04/17
作物種植前的風險評估內容至少須包括 4項,分別為:

1. 該田區的栽種歷史:如過去三年栽種的作物種類、曾經發生的病蟲草害種類與主要問題、曾經使用之植物保護資材種類及其防治之病蟲害種類與農藥殘留問題。

2. 周邊作物種類與植被:周邊作物是否執行害物整合管理、周邊作物使用的藥劑種類與飄散風險,以及周邊作物引發病蟲害的潛在風險。

3. 土壤及水質檢驗:檢測該田區的土壤及灌溉用水是否含病蟲害感染源、是否有農藥殘留與重金屬污染,同時檢測土壤的營養成分。

4. 依據風險評估之分析與綜合評估,確定應採取之預防措施或放棄種植。
有效的害物整合管理模式,在作物種植前可採行那些預防措施? 2018/04/17
作物種植前的預防措施主要在於種植地點與田區的選擇,並詳細分析周邊作物種類,評估是否成危害物之來源,以利於採取必要之預防措施。
可採行的預防措施包括:

1. 土壤:可採用輪作、休耕、土壤及介質處理 (如曝曬、薰蒸、浸水、蒸氣及熱水消毒等)、添加有益微生物等。

2. 注重田間衛生,清除所有廢棄物,降低害物孳生與庇護場所,減少傳染源。

3. 水源:選用清潔水源作為灌溉水及液肥灌施用,同時採用最佳灌溉方法。

4. 種植植物選別:選擇合適當地栽培之品種、選用抗性品種 (抗病、抗蟲或抗逆境)、使用抗病根砧、選用健康種子或種苗、採用最佳種植密度。

5. 氣候:氣候條件對害物發生影響極大,因此須因應氣候條件建立合宜之栽培管理措施,以降低害物發生,同時善用氣象監測與預測系統,以掌握最佳管理時機。

6. 時機:選擇最佳種植時機;易發生害物之季節,選擇早熟品種或短期作物,避免害物持續擴散。

害物整合管理除了強化農業經營管理的利益外,還有那些因素須考量? 2018/04/17
害物整合管理用於農業有害生物的防治時,不僅考慮滅除有害生物之單一目的,同時須以農業生態系統整體的利益為出發點,同時考量經濟效益及社會效應等層面的密切關聯。

於管理過程中根據有害生物與農業生態環境之間的相互關聯性,找出一種或多種適宜的防治措施,善加利用生態環境中的自然控制因子,將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在經濟危害水準之下,以獲得最佳之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最終目的為有利於作物生長發育而生產健康、安全及衛生之優質農產品,同時符合經濟、生態及社會之最佳效益。